包裝材料對于藥品安全質量至關重要,我省有這樣一家藥用玻璃生產企業,他們攻克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實現了高端醫藥包裝材料的穩定量產。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質生產力一線觸動》,從一根"小玻管"看企業創新之路。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 鄧之勇:
大家到醫院打針的時候對這種玻璃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嗎?用于生產罐裝疫苗的玻璃瓶是一種特殊的原材料,叫中(性)硼硅玻璃管。
一根玻璃管,看似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加上中性硼硅這個定語,它就擁有了耐沖擊性、耐酸耐水性、高化學穩定性等優質特征。因為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中性硼硅玻璃管一度被發達國家企業壟斷,我國很長時間都面臨著"只有疫苗、沒有瓶"的窘境。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戴季初:
我們國家所采用的高檔醫藥包裝都是從國外進口。一般要提前半年,把資金打到國外的賬戶,一個交貨期長,第二個價格是老外說了算,隨著中國的需求量一增加,他就把價格往上抬,所以這是有一種被"卡脖子"的感覺。
被卡住的還有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咽喉。據中國醫藥包裝協會預計,到2025年全球中性硼硅玻璃藥用玻璃管年需求將達50萬噸,其中,中國就需求20萬噸。中性硼硅玻璃管國產化之路,勢在必行。
窯爐,是玻璃管制作的"心臟"環節。凱盛君恒想到了一個最快的解決方案購買原裝設備。2016年,他們斥巨資引進一臺德國窯爐,但當大家滿懷信心見證第一爐成品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產品的合格率只有10%。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戴季初:
實際上人家對工藝這一塊封鎖的是非常厲害的,基本上我們是見不到這些工藝參數。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面。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比國外的性能,包括未來的價格、工藝都要比它更優秀。
立志、破局、突圍。面對原料配方、拉管工藝、成品檢測等世界級難題,凱盛君恒利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的技術優勢,開展聯合技術攻堅;國家及省級重大科技專項為企業帶來700多萬元資金支持;先后獲批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和資金的加持,讓實驗室源源不斷涌出科技創新成果。
然而,從實驗室進入產線,挑戰遠未結束。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 鄧之勇:
你看這就是一個結瘤,只要有這么一個結瘤,整根1.5米的管都不合格,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我們每天都要投入10多萬,最難受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和成本一起投入的,還有工藝和時間。僅熔化一個工藝環節,工程師就需要進行32768種方案驗證。生產線上,數十萬次試驗,連續3年的測試,讓產品的合格率終于呈現出上揚曲線,并一路攀升至60%。這一標志性節點,意味著我國終于具備了中性硼硅玻璃穩定量產的能力。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魏縣分公司副總經理 張曉雨:
創新成果,不應該只停留在實驗室創新,更應該成為生產線上的產品、大市場里的商品。只有創新和生產有機結合,才能形成新質生產力。
如今,以冀南為中心,凱盛君恒還在安徽、重慶、山東等地共布局了4大生產基地,預計全部投產后,中性硼硅玻璃管年生產能力將達到7.5萬噸。
回首過往,從國產替代,到穩定量產,這正是凱盛君恒找到的新質生產力之路。
1996年 國際玻璃藥品包裝企業減少到5家左右 跨洲際市場壟斷
2010年 中性醫藥玻璃納入《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7年 凱盛君恒在國內首次實現高品質中性硼硅玻璃管穩定量產 填補國內空白
2023年 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榮獲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如今 得益于我國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穩定量產 全球該產品價格從2萬元降至1萬元以內
凱盛君恒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戴季初:
我們當時搞的時候,一來就有人說搞不出來,他沒想到我們搞出來了,真正地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一個產品的國產化,后期是穩定量產,感覺到是很自豪的。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