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堅持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統領,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行動。 截至5月底,全市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已完工的財政資金扶持項目中,207個項目已產生收益,覆蓋216個村,年累計收益830多萬元,村平均增收3.85萬元,15.9萬人受益。
為有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我市成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市縣鄉三級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工作落實。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工作方案》《張家口全面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政策依據和支持。同時積極發揮駐村幫扶作用,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工作隊主要任務,協同村“兩委”逐村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積極引進項目,助力集體增收。
緊盯 “6月底前集體收入5萬元以下村全部清零, 年底前10萬元以上村達50%”的目標任務,市委組織部聯合市農業農村局、 市鄉村振興局、市能源局,每周一次聯席會,每月一次縣區調度會, 壓實各方責任,建立健全工作臺賬,由縣級班子成員帶頭包聯1067個5萬元以下村, 逐村分析研判,制定發展措施,鄉鎮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具體跟辦落實,逐村逐項目盯落地落實。進一步加大督導指導力度,成立專門督導推動組深入鄉村一線進行具體指導,推行每周一督導、每月一調度、每季一排名,大力營造激勵先進、 鞭策后進的良好氛圍,不斷開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新局面。
今年我市加快既有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建設的同時, 積極申請中央、省集體經濟扶持資金,高標準高質量打造張北、沽源、宣化、蔚縣、懷來5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示范區,帶動周邊村集體經濟全面提升。同時結合鄉情村情實際, 打造特色產業示范村,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以紅色資源為依托,重點打造蔚縣下元皂村等4個紅色試點村,重點發展紅色旅游,預計今年全部項目建成運營后, 可輻射帶動1萬多名村民增收。以光伏產業為抓手,全面摸排行政村光伏電站建設土地情況和電網接入條件,全市共166個村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預計可開發光伏容量共81.74兆瓦。(記者 王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