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近日,國家重大戰略工程“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分別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和寧夏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在8個樞紐內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其中,張家口市成為京津冀樞紐內的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
5年前瞄準大數據產業
目前, 懷來騰訊數碼有限公司在懷來縣東花園鎮和存瑞鎮分別建設了騰訊懷來東園云數據中心和騰訊懷來瑞北云數據中心, 其中東園云數據中心入駐100人; 瑞北云數據中心入駐50人。
數據中心采用騰訊自研的第四代數據中心技術———T-block,將會上線云計算、 大數據、 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騰訊云全系列云計算產品服務, 并與華北區域已有數據中心形成數據中心互聯平臺。 作為騰訊在華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兩個數據中心的建立助推當地數字經濟產業鏈的發展。
早在5年前, 伴隨秦淮數據集團環首都·官廳湖大數據產業基地在懷來投入運營, 該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從零起步,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載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標桿區。 截止2021年底,共有秦淮數據、騰訊科技、合盈數據、懷來云交換、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世紀互聯、杭州云之鼎、廣州博浩、互聯港灣10個大數據企業落戶,構建起東花園、桑園和存瑞“同城三片區”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 初步形成大數據集聚發展態勢,且發展勢頭強勁。
張北縣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促進數字經濟大發展, 力推大數據信息技術服務就業基地、 中國新能源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總部園區、 電信智慧云基地開工實施, 確保阿里廟灘數據中心項目、 阿里察哈爾數據中心二期等項目建成投運, 年內服務器規模達到60萬臺,產業稅收新增1億元以上, 就業人數新增1000人。
躋身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對于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布局,張家口是“水到渠成”, 因我市有基礎有優勢。
實際上,早在“東數西算”工程提出之前,我市就出臺了 《張家口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2020-2025年)》,逐步構建起“一帶兩翼三區多節點” 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布局。
“一帶”即以京張高鐵和張石高速為軸, 沿懷來縣、宣化區、經開區、橋東區、張北縣一線,構建充滿活力的大數據產業發展隆起帶;“兩翼” 指在壩上地區構建數字經濟存儲支撐翼, 在壩下地區構建數字經濟特色應用翼;“三區”即圍繞“一帶”分別建成以張北、中心城區、懷來為龍頭的大數據產業三大功能區;“多節點” 是指各縣區立足自身實際, 培育壯大一批區域核心產業、 關聯產業和融合產業主體,打造形成一批符合本地特色的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企業或產業集群。
數據中心是 “能耗大戶”,能源成本占數據中心總運營成本50%。 能耗成本分為機柜的耗電成本和機柜散熱帶來的空調耗電成本。我市氣候冷涼、風力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
2015年,我市成為全國首個、 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2020年,又成為全國第二個突破千萬千瓦的風電大市。 首創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 “四方協作機制”,通過市場化交易實現綠電企業以優惠價格為數據中心提供綠電, 使我市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的優選之地。
數字經濟占全市GDP比7%
發展數字經濟, 要充分發揮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先優勢。目前,全市城區光纖網絡覆蓋率100%、行政村通寬帶比例 100%,4G 網絡全面覆蓋城鄉,5G 網絡基站達到 3740座,實現縣級以上主城區、重要鄉鎮以及京張高鐵、京禮高速、 張承高速等區域全覆蓋。 三大電信運營商建成直連北京骨干路由, 最高傳輸帶寬800G。張家口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開通并投入使用,全市逐步形成了“寬帶、無線、集成、融合”的智慧化信息通信基礎網絡。
據統計, 目前全市簽約大數據產業項目39個,計劃投資1377億元,除阿里張北小二臺、 騰訊懷來云等12個數據中心投入運營外,合盈數據等11個數據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電信數據中心等項目正在推進前期工作。
在騰訊、阿里巴巴、秦淮數據等知名企業布局帶動下, 我市出現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性企業、園區。
大數據產業全鏈條正呈現深入推進發展態勢。在產業鏈硬件制造側,秦淮裝備制造產業園已開工建設, 寶德數壩數字產業(河北)有限公司于去年下線全省首臺本地生產的服務器, 是全省第一條PC機和服務器生產線, 填補了全省大數據產業鏈中裝備制造產業空白; 在產業鏈應用側,帶動字節跳動、華為等知名數據應用用戶購買運營服務。
如今, 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引擎。 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20.7 億元, 同比增長72.7%, 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7%。目前,阿里、騰訊、秦淮等12個數據中心(懷來7個、 張北5個)投入運營, 投運服務器103萬臺, 其中懷來60萬臺、張北43萬臺,今年將新增服務器3萬臺。
借勢“東數西算”再發力
“東數西算” 工程培育發展新動能, 加快推進新基建, 同時還體現在其他產業轉型升級提速上,將給我市帶來嶄新發展機遇。
下一步, 我市將圍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 以起步區 (宣化區、 懷來縣、 張北縣) 為突破口, 以張北云計算基地、 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等園區為龍頭, 加快推進帶動作用強、 示范效應明顯的大數據項目建設進度。 推動阿里張北小二臺數據中心、 騰訊懷來云數據中心、 秦淮桑園云計算產業基地等投入運營項目擴容建設等。
到 2025 年, 我市將基本形成產業鏈完整、 數據匯聚能力強、 融合應用廣泛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全市大數據及關聯產業投資規模總量將突破2000億元。
■新聞詞解東數西算
“數” 指的是數據(大數據), “算” 指的是算力, 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 計算能力。 算力, 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 工業時代的電力, 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簡單說, “東數西算” 就是在西部地區發展數據中心 (新基建), 把東部地區經濟活動產生的數據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區來計算和處理。(記者 魏民 通訊員 高成 石炎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