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大早,冬殘奧村的通信保障團隊像往常一樣,對冬殘奧村內的通信設備進行日常巡檢。1個TER和15個NER,巡檢一圈下來大約得一個多小時,通信保障人員每天來回巡檢都能達到1萬多步。從冬奧會到現在的冬殘奧會,通信經理董兆春帶領團隊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保障通信網絡的安全暢通。
據了解,張家口冬殘奧村是張家口賽區最大的非競賽場館,是保障時間跨度最長的場館之一。由于冬殘奧村的特殊性,通信保障團隊要提前進駐,最晚撤離,從開村前到閉村后,每天堅持24小時線上線下監控設備運行情況。截至到現在,董兆春和他的通信保障團隊已堅守崗位50天,他們用堅守和奉獻守護住北京冬奧會期間“運動員之家”可靠網絡。
北京冬奧會的結束,對于冬奧村的通信保障人員來說只是“逗號”,與大部分競賽場館不同的是,接下來,張家口冬奧村“無縫轉化”為冬殘奧村,繼續為各國運動員服務。這對通信保障人員來說意味著“超長待機”考驗。冬奧村轉換為冬殘奧村,通信保障團隊提前掌握兩村之間的變化,編制專項方案,在最短時間的轉換期內精準施策,以可靠的網絡保障為冬殘奧村開村夯實基礎。董兆春說,在轉換期,他們給一些國家的代表團安裝了10條網絡專線?!斑\動員進村的時候,是我們最忙的時候,比賽開始之后,我們的工作就很日常了?!倍状阂贿吔榻B著工作,一邊進行網絡巡檢。在冬殘奧會開幕之前,冬奧村通信保障團隊的成員又迎來了第二波的忙碌。2月23日就有運動員陸續入駐,他們來了之后,電腦、手機的網絡連接,會有一連串的問題需要通信保障人員幫忙解決。那段時間通信保障人員時刻準備著,只要有運動員或者隨隊官員遇到網絡問題,隨時可以“呼叫”他們,他們第一時間到場解決。
張家口冬殘奧村是張家口賽區的核心機房,不僅要擔負著各國代表團在村內的通信需求,還保障著各項比賽的順利進行。所以在賽事高潮迭起的時段,網絡保障是重中之重,這時候在賽場之外的這個保障團隊,時刻關注網絡的運行情況。董兆春表示,以匠心保障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通信順暢,是他和團隊一直在做的事情。(記者 劉楓)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