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殘疾人,我最明白殘疾人需要什么。我做過7次大手術。每次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我都就覺得是一次重生。我要把每一天活得精彩一點,有意義一點。”每當有人問起劉俊琴成立“春風助殘”義工隊的初衷時,她總是這樣回應。
1968年出生的劉俊琴,2016年任懷安縣肢殘人協會主席,2019年任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6歲時,身患小兒麻痹癥的劉俊琴被奪去了健康——雙腿無力、嚴重變形,肢體殘疾二級,但是她身殘志堅,樂觀善良,熱心助殘,創辦了張家口市“春風助殘”義工隊,現任隊長。
上門給重度殘疾人和空巢殘疾人做家務、理發、洗衣服、拿快遞,都成了劉俊琴所帶領的“春風助殘”義工隊的“家常便飯”。逢年過節,他們還要為殘疾人辦年貨、貼春聯、包餃子。疫情期間,很多殘疾人的子女回不來,像是做飯、買藥這些日常的事兒,劉俊琴和義工隊的隊員們也都包攬了。
總在為其他殘疾人奔波忙碌,而劉俊琴卻行動不便,需要拄著拐杖才能行走。
自卑、無助、害怕被歧視,這是很多殘疾人普遍的心理。為了讓殘疾人克服心理障礙,劉俊琴成立了工作室,將殘疾人定期組織起來,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需求和困惑,并為他們解答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問題。她還時常邀請心理專家,為殘疾人進行心理疏導,還舉辦手工藝、電商等方面的培訓,幫助殘疾人就業。
在劉俊琴看來,殘疾人雖然身體上有缺憾,但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社會。“殘疾不是理由,我們除了努力別無選擇。我只有小學文化,但是我覺得自己是最努力的一個。”劉俊琴笑著說。
幫助殘疾人拿到汽車駕照,劉俊琴認為,可以讓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然而,殘疾人考取駕照要比健全人難度要大,過程也繁瑣,需要經過辦理各種手續、購買輔助器等環節。練車時,義工隊隊員們抱或背著殘疾人上樓簽到。駕照考試時,沒有通過的,她會立即上前給安慰;如果通過了,她也會第一時間表達祝賀。劉俊琴奔波于駕校、殘聯、車管所、醫院100多趟,在劉俊琴和隊員們的努力下,33名殘疾人成功拿到了C5駕照,為他們節約了10多萬費用。“有一個學員減免了全部學費,還有一個科三考了4次,當他們拿到C5駕照的時候,我們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劉俊琴說。
除了在日常生活、心理、就業等各方面幫助殘疾人,劉俊琴還帶領義工隊到機場、酒店、醫院、銀行宣傳無障礙的理念,幫助完善無障礙的設施。“無障礙設施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無障礙設施暢通無阻,對殘疾人來說,也會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希望有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享受咱們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來助力冬奧參與冬奧。”記者 亢春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