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預測預警、決策分析和應急指揮,它能夠及時預警大氣污染的風吹草動。 ”冬奧會期間,我市“空、天、地、人、技”相結合的監測指揮調度系統全面運行,作為張家口環保的“科技大腦”,系統通過 “預測會商、分析評估、問題交辦、整改落實、反饋上報”的閉環管理機制,真正將精準治污入細節、落實處,為實施大氣精準治污攻堅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確保賽時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有效提升。
在市生態環境局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源的有關信息匯總,呈現在數字地圖上一目了然,形成了 “生態環境保護一張圖”的線上管理模式。 近年來, 我市進一步加大“智慧環?!苯ㄔO力度。為進一步深化重點行業污染源達標治理,加強對火電、鋼鐵、水泥以及工業鍋爐等重點污染源現有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的運行監管,完善污染源在線監控和視頻監控,20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在線監控設施的安裝, 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并對國、省控重點企業實施監督性監測,按時公開污染源信息及監測數據。 與此同時,不斷深入推進電力、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污染減排達標治理,為全面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造數字環保和智慧環保,為生態治理筑起了堅強后盾,我市利用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就能實現對重點污染源企業生產運營的全程動態監控,確保做到全覆蓋、 無死角。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積極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完成了遠程執法抽查系統操作平臺,可實現對重點監控企業的遠程執法。在全市建筑工地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加大施工揚塵監管力度。對重點排污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省、市分級監管要求,實施監控監管,開展了污染源動態數據庫基礎信息填報工作,建立了“一廠一檔”的環境管理制度,大力完善污染源動態監管體系。
同時,積極實施污染源日常監管“隨機抽取企業、 隨機抽取執法人員”的“雙隨機”抽查制度,有效提高了監管效率。同步建立完善了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所有自動監測站已全部按要求交由第三方運營維護,實現了監測數據的真實、穩定和公開。我市生態環境指揮中心配備了視頻通訊、高點視頻監控、無人機互聯等工具手段,確保能夠實時與基層網格視頻互聯,提高指揮調度能力,通過科技創新應用等手段,推進生態環境智慧監管手段提質增效,為建設綠色張家口貢獻更大力量。
(陰英 郭靜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