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京津冀地區的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落地張家口,可能有些人好奇為什么會選擇在張家口,今天我來說一下原因?
1、數據中心高能耗是電老虎
數據中心是由成千上萬個服務器構成的。你可以把服務器想象成家用電腦,只不過其存儲、cpu、內存等性能要強出許多,如此多的設備放在一起其耗電量非常大,產生的熱量極大,需要降溫設備以降低機房的溫度。其耗能部分主要包括IT設備、制冷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及其他設施。下圖是我們公司的機房,有近500臺設備構成。
我公司機房圖
據統計全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在2020年突破2000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71%,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因此數據中心對節能的要求比較強。
2、張家口環境優勢
“張北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冬天白毛風,春天大黃風。”這是一首描述張北風大的一首詩,據統計張北縣10年間平均風速6.2米/秒以上,年平均可利用2400小時。此外還有豐富的光照資源,地域日照時數約300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為每平方米約1600千瓦時。截至今年張家口市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2300萬千瓦, 風電裝機規模位列全國首位。
光伏發電廠
風力發電廠
張家口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為數據中心提供了清潔電能。
3、阿里巴巴已早早已在張北布局數據中心
從2015年6月8日破土動工,到2016年9月正式投產,阿里已在張北建立了自己的數據中心。據了解利用自然冷源為服務器降溫,全年大約只有15天的時間需要開啟傳統壓縮機空調,僅制冷能耗就可以降低59%。
今年北京冬奧會也成了史上首個核心系統100%上云的奧運會。其賽事轉播、信息發布、等信息系統遷移至阿里云上,阿里張北數據中心功不可沒。
因工作原因本人在去年也去了一趟阿里張北數據中心,感覺確實很先進、很環保。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京津冀數據中心選擇張家口也就沒疑問了。希望張北數據中心能更好地服務京津冀地區經濟,各企業能充分利用數據中心提高自己公司的數據運算速度和運行效率,提高企業競爭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