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記者在蔚縣過節,體驗濃厚民俗文化!
逛古堡、品民俗、學剪紙、賞樹花…這個元宵節,魅力蔚縣驚艷外地記者。
2月15日,2022張家口媒體接待站的記者們走進蔚縣,過了個特別的元宵節。記者們首先來到蔚縣西古堡。西古堡,又稱“寨堡”,始建于明嘉靖年間,集“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四大古建奇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堡”。
走進西古堡,主街道兩側分布著大量的古民居,據統計,古民居宅院有180余所,其中較大的九連環、四連環式套院6所。青磚灰瓦,木制格窗,木雕彩繪,青條基石。雖經多年風雨侵蝕,但其美麗精細的磚雕木刻,古樸典雅的油飾彩繪,仍顯示著當年的繁榮風采。讓記者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悠遠的歷史之中。
接下來,記者們又參觀了蔚州博物館。蔚縣博物館新館——蔚州博物館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2017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一所具有收藏、宣傳、科學研究的歷史性綜合博物館,館藏文物有古動物化石、陶器、瓷器、書畫、金屬器、石刻、織繡等各類藏品11000余件,其中以陶器、書畫、石刻造像為主體。
來自貴州廣播電視臺的記者楊陽感嘆:這是一座沒有時代缺環的博物館。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晚期,質地精良的窖藏瓷器,工藝精美的蔚州銀器,價值連城的宗教文物等,記錄著歷史,傳承著文化。
在中國剪紙第一村——南張莊村,記者們欣賞剪紙藝術,和非遺傳承人一起學做剪紙,體驗濃濃年俗味兒。
蔚縣剪紙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2009年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主要分戲曲人物、花鳥魚蟲等六大類別、3000多個品種,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刀工精湛,色彩對比強烈,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冬奧會趕上中國年! 蔚縣剪紙元素一次次出現,全世界都被那驚鴻一瞥的出現震驚。記者們感受著蔚縣剪紙的“冰雪奇緣”,見證著非遺技藝為冬奧“剪彩”。來自吉林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宋克升說:他是第一次來到張家口蔚縣,也是第一次體驗做剪紙,別看一幅剪紙作品就在方寸間,但它能呈現大千世界,更能體現剪紙藝術家們對冬奧的感情,能夠以剪紙的方式傳遞對冬奧的祝福,讓人感到自豪。
夜幕降臨,打樹花精彩上演。掌爐者將生鐵放入煉鐵爐中,融化成1600攝氏度高溫的鐵水,用特制的耐火煲將鐵水抬至古堡門前,打樹花的漢子們登場,他們反穿羊皮襖,頭戴氈皮帽,手拿柳木勺,將一勺勺鐵水奮力潑灑在城墻上,高溫的鐵水遇到冰冷的城墻,剎那間迸濺出朵朵火樹金花,如瀑布傾瀉而下,又如一顆顆金珠落入玉盤,發出聲聲脆響。
來自甘肅新媒體的記者盧偉山說:第一次看到傳統的冶煉鑄造業以充滿魅力的民間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很是奇特;獨有的古堡文化和打樹花表演相得益彰,是一種歷史的沉淀,這種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復制性;表演者將一千多度的高溫鐵水幻化成如此美麗、震撼人心的表演,真的是嘆為觀止。(陳雯 張樂)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