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過大年”“村晚過大年”“民俗過大年”“博物館里過大年”……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我市通過舉辦2024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推出十大場景、千場活動讓張垣大地充滿濃濃年味,文旅市場活力涌動。截至2月25日,我市冬游河北過大年“幸福張家口 紅火大過年”系列春節文化活動共舉辦268項1146場次,線下惠及171.16萬人次,線上點擊率達9340萬次。
文化場館成為春節“打卡地”。春節期間,全市公共文化場館在免費開放的同時,圍繞歷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探源、擁軍愛民、熱愛家鄉等主題內容舉辦了“紙為你精彩”非遺剪紙傳承活動、新春文物會、歷史小課堂、拓印化石我動手、流動博物館進軍營、留守兒童作業公益輔導、“我眼中的美麗家鄉”隨手拍攝影作品征集等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與。春節期間開展文博館里過大年活動255場次,春節假期八天全市圖書館總流通7.05萬人次、博物館總流通10.63萬人次、文化館活動惠及群眾70.99萬人次。
古城民俗煥發時代感。各縣區舉辦了廟會、社火、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傳統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游客們在歡樂氛圍中感受濃厚年味。其中,蔚縣古城舉辦了“首屆北方社火大集”全省古城示范活動,拜燈山、打樹花演繹中式狂歡。萬全衛城古城舉辦了《大道回響》等沉浸式演出。宣化區上谷郡戰旗舞動,隊員颯爽英姿,舞出新的時代感。全市文化系統還開展了“新時代”系列文化活動,送文化下鄉、新春走基層,送對聯、送福字進鄉村。涿鹿縣和北京門頭溝攜手鬧元宵、市文旅局舉辦京津冀晉蒙五省市春節聯歡晚會共慶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
景區活動精彩紛呈。各景區開展了文化進景區活動、逛集活動111場次。清河影視城開展了文化影視展演活動、桑干河大峽谷開展了新春祈福年會,雞鳴山景區開展了戲曲進驛園活動。大境門景區、庫倫淖爾景區、富龍滑雪場、蔚縣西古堡旅游休閑街區舉辦了旅游集市活動,銷售剪紙、泥塑、皮制品等張家口非遺和文創產品,為市民及游客帶來精彩體驗。
冰雪賽會“燃動”新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2024康保首屆冰龍舟全國邀請賽……春節前后多場冰雪賽事活動在我市舉辦,豐富了春節市場。崇禮區舉辦了新春文化藝術周啟動儀式,各大滑雪場引進北京民族樂團、北京曲藝團、奧地利維也納春之聲交響樂團等高端文化藝術。春節期間,崇禮區滑雪場共接待游客約47.38萬人次,再創新高,其中京津冀游客占60%,還吸引了瑞士、美國、俄羅斯等外國游客,國內外“小金豆”遍灑崇禮。
村晚演出“搬到”家門口。春節期間,全市共舉辦村晚過大年活動119場次。張北縣在移民集中安置區義和美新城舉辦了省級“村晚過大年”示范活動,以張北地方劇種二人臺為主線,線上+線下唱響了鄉村振興主旋律,表達了群眾對黨和國家移民搬遷安置政策的感謝。
傳統美食成消費新熱點。懷安縣推出中華老字號柴溝堡熏肉大集、宣化區開展了“魅力非遺朝陽樓年貨節”、涿鹿縣推出“冀張老字號 印象裕升慶”等老字號過大年活動。各老字號商鋪以“線下大集+線上帶貨+宣傳推介”的方式,以年貨為切入點,聯合電商平臺共同開啟“老字號網上年貨節”,讓消費者通過線上線下年貨節方式采購心儀年貨,開啟2024春節狂歡購。
(河山新聞記者 馬國萍 通訊員 任保霞 攝影 武殿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