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小兵’的手辦、徽章設計能不能增加一些剪紙元素。”
“這個點子好,我再設計一版新的?!?/p>
……
5月12日,記者來到河北北方學院大學生文創基地,團隊成員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創作細節。環顧四周,整潔的屋子沒有多余的裝潢,最顯眼的是屋子后方架子上擺放著的獲獎證書和文創手辦、抱枕。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國潮,追求文化歸屬感,帶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產品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 ”文創團隊成員馮婧涵停下手中的繪筆,遞給記者一本手繪本。翻開手繪本, 一張張結合了張家口地標式景區、文化元素的創意設計,處處透露出年輕一代人眼中,城市文化該有的樣子。
“張家口自然資源豐富、 文化底蘊厚重,可以進行文創設計的素材其實很多,但大多文創設計僅停留在設計階段,并沒有制作成產品?!蔽膭搱F隊指導老師郭樂峰,一邊和團隊成員整理著張家口景點景區資料,一邊向記者介紹,去年,他作為合伙人之一,聯合張家口建發旅投公司在大境門長城文化旅游區打造了一家文創店,文創團隊設計的多個作品已制作成產品在那里銷售。他希望通過文創作品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張家口。
“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不僅需要挖掘旅游資源提升‘硬實力’,還需要打造一批展示冬奧城市形象、具有文化品位的產品。”看著這些文創產品,市文旅局副局長段君慧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我市深入挖掘長城文化、萬里茶道文化、冰雪冬奧文化、非遺文化,依托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基地、文創和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非遺工坊等平臺,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先后涌現出有禮京津冀文化創意公司、宣化國玉陶瓷、懷來天元特種玻璃等一批文創骨干企業,培育了‘冬奧禮物’‘萬全有禮’‘崇禮禮物’‘境門有禮’ 等一系列文創品牌,設計開發出300多款系列文創和旅游商品,生動講述了張家口故事?!?/p>
今年“五一”假期,大境門景區文創店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眾多蘊含我市文化元素、地標元素的文創設計產品備受追捧。(記者 馬國萍 通訊員 孔翼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