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午飯備餐時間,市職教中心學校食堂內,身著潔凈工作服、戴著口罩和帽子的工作人員有序地進行著學生午餐的準備工作,這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有實時監控。這是張家口市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市切實做好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專項重點工作和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創建。截至目前,19個縣區全部完成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縣級監管平臺建設和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創建。
孩子在學校吃什么,飯菜安全嗎?這是萬千家長都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始終把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校園安全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大力推進全市教育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工程。自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共組織召開6次全市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部署會、推進會,印發了《關于開展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專項工作的通知》《關于建立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工作臺賬制度的通知》《張家口市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專項工作方案》。結合重點工作的開展,下發了《張家口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學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改工作的緊急通知》等通知,市教育局成立督查小組,5次對學校食堂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了各學校落實食品安全檢查制度情況,對食堂各項制度落實情況、食堂食品采購、食品加工、點位全覆蓋、視頻畫面清晰、食品加工制作全過程公示公開等方面進行了重點檢查,對有食品安全隱患的學校下發了整改督辦函,督促學校及時查漏補缺、建立臺賬、立行立改。真正實現“源頭可溯、過程可控、去向可追”,確保學校食品安全工作規范管理、安全運行,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在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的同時,全市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在全市各縣區全面開展,各縣區政府、市場監管、教育、學校密切配合,一校一策,以點帶面,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食堂創建單位進貨查驗、加工制作、人員健康等關鍵環節的管控,按照《張家口市2023年“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省級食品安全標準食堂評價驗收細則》等文件要求,對照《評價驗收細則》的46項指標認真進行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的評價驗收創建。
截至目前,19個縣區全部完成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縣級監管平臺。635所學校共安裝食堂高清攝像機4708臺、就餐區域顯示屏幕694塊,新接入上級監管平臺學校381所,擴容網絡寬帶學校148所,所有學校均成立了膳食委員會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15所市直學校完成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能”提升工程,提前實現了智慧管理。到10月末,全市參與創建的68家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學校食堂全部創建完成。食品安全標準化食堂的創建,讓學生在校就餐更安全、更有保障。
下一步,全市將以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食堂創建為抓手,按照國務院食安辦“校園?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主體責任落實,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落實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強化學校食堂的進貨查驗、加工制作、食品貯存、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環節區域管控。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將對所有學校幼兒園食堂按照最高風險等級D級進行監管,不斷強化學校幼兒園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持續推動全市校園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河山新聞記者 呂慧 通訊員 王歡 張麗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