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7-9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理解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復雜的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能力。”我市新華書店李經理向記者介紹。
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種方式,閱讀的讀是提高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孩子成績不好是理解能力不好,孩子在7-9歲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時期,想要為孩子以后的好成績打下基礎,那么在這個時期要多閱讀。閱讀時需要做到持續性和閱讀量的累計這兩個方面,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才能發展起來。
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一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二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和看圖寫話訓練,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歸納和總結能力。三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同時運用方法和工具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四年級-六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同時運用方法和工具讓孩子進行閱讀和寫作訓練,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一位小學教師說。
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孩子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市民李先生說:“7-9歲,是閱讀能力長足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三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大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更為重要,我家孩子閱讀能力主要是在這個階段培養起來的。”
“小學階段的孩子,除了把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之外,也要注意讓孩子閱讀,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博覽群書的王女士介紹道。我們都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后收獲的是一片森林。(蘇麗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