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五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憑借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多學科協作,成功為一名72歲患者完成結腸巨大側向發育型腫物(LST)經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標志著醫院在消化道疾病微創治療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患者張某,因間斷性腹脹及腹痛1月余前往張家口市第五醫院就診。電子結腸鏡檢查顯示,其升結腸內存在一枚大小約5×3cm的隆起型側向發育性腫瘤(LST)。這類腫瘤具有較高的惡變風險,及時切除十分關鍵。
經過肛腸二科主任席鋒祥、消化內鏡室主任張金玉等專家團隊的全面評估和精心準備,決定為患者實施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該手術在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和專用器械,將病變黏膜從黏膜下層完整剝離,對操作精度和團隊配合要求極高。
手術過程順利,腫瘤被完整切除。病理結果顯示為絨毛狀管狀腺瘤,切緣陰性,意味著腫瘤被徹底清除。術后隨訪表明,患者恢復良好,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先進內鏡手術技術,主要用于切除消化道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保留器官功能等優點。該技術適用于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結腸早期腫瘤等,但嚴重心肺疾病、休克、昏迷等患者不適用。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體現了市第五醫院在消化道疾病治療方面的技術實力,也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微創治療的希望。醫院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武雅楠 劉學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