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作為醫院的“前沿陣地”,是24小時為生命護航的方舟。
1月29日,大年初一,當人們沉浸在過節的喜悅中時,河北華奧醫院急診科早已忙碌起來。早上7點,120救護車警報聲驟然響起,醫護人員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快步迎上前,小心翼翼地將患者抬下救護車,進行分診并快速完成抽血化驗,建立靜脈通路等一系列搶救措施。患者羅女士,全身抽搐,有甲狀腺手術病史,經頭顱CT等一系列檢查,診斷為低鈣血癥、低鉀血癥、呼吸性堿中毒,幸虧第一時間就近來到華奧醫院,醫生及時對癥補鈣、補鉀治療,患者脫離了危險。
上午8點,急診科住院醫師郭勝勇正在與除夕值班的李晨琛醫生交接班。“田大媽86歲,高燒39.5度,言語不清,精神萎靡,現在比昨天入院時有好轉,檢查后診斷為重癥肺炎。”“羅女士,低鈣血癥、低鉀血癥、呼吸性堿中毒,對癥治療。”……交接班的兩位醫生共同查床,仔細交接病人情況,對治療方案交換意見。
在急診科,患者的病情往往多變且發展迅速,更需要醫護人員時刻保持警惕性和敏銳的觀察力,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
上午10點半,急診科護士巡視發現,一位37歲的患者一只手輸著液,一只手扶著頭,眉頭緊蹙,詢問得知,患者輸液剛剛10分鐘左右,突然感覺頭暈、頭疼,護士第一時間跟值班醫生郭勝勇溝通,并馬上為患者測量血壓,血壓低至80/56mmHg,醫生診斷為患者過敏反應,立即停藥、換藥,5分鐘后,患者癥狀消失,病情好轉。
中午1點,郭勝勇在值班室用10分鐘時間匆匆地吃了午飯,他告訴記者,從剛參加工作但現在,他一直就在急診科,早已習慣“節日在崗”,即使休班時間也會時刻保持電話暢通,隨時準備投入應急搶救工作中,守護患者生命的安全線。
下午2點開始,郭勝勇再次查看每一位患者的情況,傾聽他們的需求。“郭醫生,我今天需要再拍一個肺部的片子看看嗎?”一位24歲的肺炎患者問道。“肺炎治療7-10天以后,不用馬上拍片子,因為治療結束后再過10多天,炎癥才能更好地吸收,復查就行。”
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點亮,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也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守護著那束“生命之光”,為人們增添了健康保障。“這是我在華奧醫院第三年春節值班,急診是永不‘打烊’的,24小時都有醫生值守,雖然忙碌,但是看到收治的危急重癥患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很值得。”郭勝勇說,早晨出門時,年僅8個月的兒子還正在酣睡,雖然不能和家人一起過年,但是守護患者的健康平安同樣重要,“感謝家人的理解,他們是我堅強的后盾。”(河山新聞記者 曹曉燕 通訊員 王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