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困擾著很多患者,到底是選擇西醫還是中醫治療,很多人舉棋不定。沈華是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中醫師,中國中醫藥促進會青年分會委員,河北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從醫十余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亞甲炎,橋本病,甲狀腺癌,糖尿病,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等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本期,她將和大家分享診療甲狀腺疾病中西醫的不同之處,便于患者了解和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
沈華介紹,甲狀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包括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等,種類繁多,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在現代醫學體系下,中西醫各自擁有成熟的理論認識和治療方法,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疾病,既能調節患者的內分泌功能,又能發揮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優勢。
沈華說,從西醫的視覺出發,甲狀腺疾病的病因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遺傳、免疫、環境和精神因素。甲亢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其主要病因包括Graves病、炎性甲亢、藥物致甲亢等。治療手段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和手術。對于其他類型的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炎和甲狀腺腫瘤,西醫則采取抗、激素治療和外科手術等方法。西醫治療手段豐富多樣,更聚焦于對甲狀腺本身的治療,對于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調整稍顯不足。
中醫則將甲狀腺疾病視為人體內環境失衡的外在表現,從患者的整體狀況出發,分析病因、病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不損傷正氣的情況下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甲狀腺疾病的目的。例如,對于甲亢的患者,中醫會采用清熱瀉火、養陰潤燥的方法,調節患者的陰陽平衡;對于甲減患者,中醫則會注重溫陽散寒、益氣養血,以恢復患者的臟腑功能。
除了中藥內服,中醫還注重外治法的應用。穴位貼敷便是其中一種,它的優點就在于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調理氣機,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此外,中醫還強調食療的重要性。藥食同源,中醫將許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也視為藥物,如橘皮、玫瑰花、綠萼梅、佛手等,都具有理氣的作用,可以用來泡水喝,幫助緩解甲狀腺疾病帶來的不適。
沈華認為中醫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優勢主要有:整體調理,中醫不僅僅關注甲狀腺本身,更注重人體整體的陰陽平衡和氣血調和。通過調理全身的內環境,能夠從根本上改善甲狀腺疾病的癥狀。個體化治療,中醫強調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和生活習慣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提高了治療的針對性和效果。副作用小,中醫療法溫和,副作用較小,對患者身體的負擔也較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