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高考,既是與青澀的高中時代揮手告別,也是在向新的青春旅程招手致意。被問及考完后最想做的事情,好好睡一覺、旅游、考駕照等成為多數考生的選擇。不過有老師提醒,考生放松應該適度、注意安全,同時提前做謀劃,為接下來填報志愿做好準備。
適當放松規律生活
高考結束后,不少考生表示要好好放松一下,補覺、刷劇、打游戲、發展興趣愛好成為不少孩子的首選。
高考前學生壓力大,高考結束后,考生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考生反饋高考結束當晚不知道做什么, 但就是失眠了;有的報復性打游戲到很晚。一些考生沉迷手機、 電腦游戲,過度放松,作息時間顛倒黑白,這樣的放松方式不可取,應該注意保持科學作息、規律生活。
對于有的考生剛考完,在家里的“地位”直線下降這種情況。 考生要學著轉變心態,學生高中三年,家長緊張三年,不比學生輕松。 學生可學著做些家務, 回報父母的辛苦。 家長則要珍惜和孩子這段短暫的相處時光,陪伴孩子做好人生的規劃。
緩解壓力平常心態
高考結束后,心理上的突然放松、等待成績時的焦躁不安,或是成績公布后的興奮、悲傷,很容易導致考生過度興奮或過分低落,家長要注意引導考生及時調節情緒,做點兒事情、學點兒技能,有助于考生保持心態平穩。
“孩子考得好,也不能一味縱容, 要做到松弛有度。 孩子考得不理想,意志消沉, 不要一味斥責和抱怨, 應該注意與孩子溝通、幫助其減壓。”專家表示,健身、游泳、學車、運動等能有效地轉移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在等待成績的這段時間, 考生可以看看紀錄片、出去打打球等,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及時調整狀態。
放松不等于放縱,高考結束后, 還有許多收尾工作。接下來學校還會召開志愿填報指導會、發放畢業證書等。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提醒,考生出門要戴好口罩, 不參與大規模聚集,不去人多的地方,確保健康安全度過這個假期。高考結束后的這個暑期,是考生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暑期的規劃也關系著考生的未來。 考生可以靜一靜,想一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大學生”。
提前準備志愿填報
一般情況下,6 月下旬分數即可查詢,時間比較緊張。專家提醒,考生在適度放松后,家長要提醒考生為下一步志愿填報、 未來大學生活做好準備。 考生可先預估一下自己的分數,試著選擇心儀的高校、專業等,確定填報意向。
確定填報意向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選考科目、成績、興趣愛好、地域、 身體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 明確自己立志攻讀的專業范圍和院校范圍。 不要盲目追求熱門, 報考的院校千差萬別, 報考的專業不盡相同。 報考時的“冷”與“熱”是與當時就業相聯系的, 就業形勢好的專業成為考生追逐的熱點, 然而相當部分 “熱門” 專業的就業并不是恒定的, 報考時是 “熱門”, 就業時不一定是“熱門”。因此,有志向的考生不要被 “熱門”“冷門” 等字眼束縛而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考生可以做一些職業測試, 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潛力、氣質、愛好等適合從事哪些專業或者行業, 明確不喜歡的專業或者行業。同時,抓緊時間搜集參考資料, 研究立志攻讀專業和院校的實際情況。 今年是新高考的第二年,考生可結合往年院校專業的計劃、 錄取等方面情況綜合分析, 重點要研究2021年院校專業錄取情況, 收集匯總相關專業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對應的位次,根據預估的成績,先篩選出幾個心儀的 “專業(類)+院校”志愿。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要抓好成績出來前的關鍵時間, 做到心中有數。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愿批次普通類每次最多可填報96個志愿,藝術類、 體育類每次最多可填報70個志愿。考生要珍惜機會, 盡可能多地選擇并填報志愿,到時應盡量填滿志愿,多一個志愿, 就多一次錄取機會。
考生和家長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招生計劃和各院校的招生章程,比如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各高校的官方網站等。 考生可通過高校網站了解高校的基本情況、專業設置、地理位置等信息。另外,家長可通過熟人等社會關系, 了解立志攻讀的專業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避免因選錯留下遺憾。(河北日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