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方案,部署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哪些人應該打“第四針”疫苗?“第四針”打什么疫苗?圍繞社會熱點關切,張家口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天滿作出解答。
“‘第四針’的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應該稱之為‘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王天滿表示,疫苗接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現階段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持續面臨被感染的風險,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疫苗研發以及緊急使用的批準情況,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后,可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有部分市民提出疑問,現在進行加強免疫接種有什么用?王天滿解釋,疫苗接種之后產生保護作用主要包括:產生抗體、產生細胞免疫、產生免疫記憶等。接種疫苗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水平會下降。此外,隨著病毒變異,免疫逃逸也在增強,使得抗體的作用在削弱。不過,細胞免疫在預防重癥和死亡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較持久。研究表明,接種加強針可以喚起機體的免疫記憶細胞,也會提升抗體水平,進一步鞏固對重癥和死亡的預防作用。只要符合接種條件,沒有完成加強免疫的人應盡快按照免疫程序的規定完成加強免疫,以起到更好的保護效果。此外,結合我國疫苗接種實際,第二劑次加強免疫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
目前所有批準附條件上市的或緊急使用的13種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劑次加強免疫。王天滿介紹,優先推薦序貫加強免疫,或采用含奧密克戎毒株或對奧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序貫加強免疫,是指采用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異源加強免疫。前期如果接種了三劑次滅活疫苗,在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時,可以選擇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或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中的任一種,這也是國家列舉推薦的接種組合。
王天滿介紹,中國疾控中心對我國已經開展接種的超過34億劑次、超過13億人的不良反應監測發現,我國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常年接種的其他一些疫苗相當,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還略低于年輕人。對于老年人的接種工作方案明確了4種接種禁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如果處于穩定期,可以接種疫苗。據了解,我市各疫苗接種點已經相繼開始接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預約,符合接種條件的居民可就近到社區衛生中心或社區醫院咨詢。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目前的疫苗接種技術指南規定,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冠,感染時間和接種疫苗時間應間隔6個月以上。目前來看,單純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種疫苗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保護作用強。如果符合接種疫苗的時間間隔,建議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記者 臧波 通訊員 李菁)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