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市第二軍休所義診志愿者服務隊來了,想瞧病的村民來村委會。”早上9點,懷安縣第六屯鄉三合屯村的大喇叭響起了。不一會兒,村民們都陸陸續續到達了村委會的院子里。
“真方便,不用到市里醫院擠著掛號,在咱家門口就能讓專家看病。”看著村委會會議室里正在接診的大夫,有序排隊的村民樂呵道。
問診、觸診、檢查,這些原251醫院技術精湛的主任醫師雖已退休,但專業技術不減當年,為村民看起病來依然一絲不茍。村民說的都是方言,大夫能聽懂嗎?殊不知這些醫療專家們自青年參軍時就來到了張家口這片土地,至今生活了四五十年,如今聽著樸實的鄉音唯覺親切,勾起對往昔隨部隊駐扎各縣軍民魚水情深的回憶。
2017年,市軍休二所籌建義診志愿者服務隊時,老軍醫們紛紛積極響應。他們出生于普通民眾,數十年從醫多為民兵治病,如今能有機會服務百姓,油然生出回歸之感與反哺之情。普外、心腎、呼吸……在所領導和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服務隊診療科室日益健全,成員均為原251醫院骨干型專家,幾年的時間,他們往返于張北、康保、尚義、懷來等各縣區,為偏遠地方的百姓們解決了“看病難”問題。
每次開展義診活動,隊員們都攜帶著基礎性藥物和B超、心電圖等檢查儀器,6點多便從市里出發,驅車兩三個小時到達幫扶村,隨即開始投入到為村民的診療中。望、聞、問、切每一個步驟都不落下,一句句耐心的問診,一聲聲貼心囑托,從接診到結束一直忙到下午。臨行時,還有不少村民趕來相送,通過車窗向車里塞幾根玉米或一袋莜面,淳美的鄉情令隊員們感動,但他們卻說:“軍人就是要為群眾謀實事,子弟兵不能拿老鄉們的一針一線。”
市軍休二所的領導表示,將繼續吸納更多剛退休、即將退休的醫師加入醫療志愿服務隊,健全科室,加強對張家口地方病、多發病、季節性疾病的篩查、治療。(記者 宋錦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