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程利 王俠
為什么每次去獻血,只要身體狀況允許,護士總是會建議獻血400ml?其實主要源于如下三個方面:
從獻血者健康角度看——
安全獻血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規定,獻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為200ml,最多不超過400ml。這一規定是基于對獻血者健康的考慮,確保獻血后能夠迅速恢復,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生理活動無影響:人體血液總量約為體重的8%,對于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來說,其血液總量約為4000ml。因此,一次獻血400ml只占總血容量的10%左右,獻血后能很快恢復,對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不會產生影響。
促進血液再生。對于符合條件的獻血者來說,一次獻血200毫升,不足體內血液總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觸及到體內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而如果一次獻血400毫升,更能觸及到體內的調節系統,促使暫存于肝、脾等器官內的儲存血液參加到血液循環中去,刺激新鮮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更加明顯。
從臨床用血需求角度看——
提高輸血效果。一次獻血400毫升,更有利于成分血的分離、保存和使用。輸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臨床上一些患者需要的不是全血,而只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所以,除了鼓勵一部分獻血者進行成分獻血以外,血站也會將其他獻血者們捐獻的全血分離制備成各種成分,根據缺啥補啥的輸血要求輸到需要的患者身上。
減少輸血風險。在輸血量不變的情況下,多人份的輸血會增加感染的幾率和輸血反應的發生率。一次獻血400毫升,意味著受血者接受400毫升一袋的血液比接受2次200毫升的血液,發生輸血免疫反應、傳染病的幾率要少一倍。如果某一病人需要輸血800毫升,而獻血給他的無償獻血者一次性只獻了200毫升,那這位病人就需要接受4個獻血者的血液。如果獻血給他的無償獻血者一次性獻了400毫升,那這位病人只需接受2個獻血者的血液,致敏源減半,從而降低了輸血不良反應的幾率和輸血傳染病的風險。
從社會層面看——
節約醫療資源。一次獻血400ml可以減少臨床醫務人員的配血工作量和難度,降低因配血引發的輸血事故或隱患。同時也可以讓患者在輸血前的血液交叉配血等治療費用減少不少。
推動獻血事業發展。鼓勵獻血者捐獻更多的血液有助于緩解臨床用血緊張的狀況,推動獻血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血站建議獻血400ml是出于保障獻血者健康、滿足臨床用血需求以及提高輸血安全性和治療效果等多方面的考慮。當然,最終獻血多少,還是應該根據每位無償獻血者的身體綜合情況,按照獻血者的意愿來決定。血站工作人員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一個獻血量的建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