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賽區守護者靳小石:“雪如意”旁許下承諾
來源:健康報 發布時間:2022-02-09 19:10:43
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在進行中,在賽場的冰雪世界中,一支訓練有素的團隊,正在為全體參賽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保駕護航,他們就是由各家冬奧定點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組成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醫療保障隊。
健康報開設“對話冬奧賽場守護者”專欄,通過一位位冬奧醫療保障隊隊員的講述,去感受冰雪世界的速度與激情,也借此領略醫者的別樣風采。
本期對話人物
靳小石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基本外科主任,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醫療官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張家口賽區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的概況
靳小石:前幾天,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飄起雪花,場館、賽道銀裝素裹,格外美麗。在位于有“雪如意”之稱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旁,就是賽區山地轉播中心。
作為國內外新聞媒體大本營,這里是本屆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各項賽事報道的集散地,各國語言在這里交匯。我所負責的轉播中心醫療站就設在中心內,承擔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新聞媒體工作人員的醫療保障工作和山地轉播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早上,我會召集團隊開一次15分鐘左右的晨會,對昨天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今天的工作進行部署。在臨床工作20多年,晨會交班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流程,可以很好地查漏補缺。所以,我也把這樣的模式帶到了冬奧會的賽場上。
外事無小事。山地轉播中心是本屆冬奧會賽事組織工作的重要窗口,醫療站是展現冬奧會醫療保障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醫療站會為張家口賽區所有新聞媒體記者及工作人員提供每天24小時的國際化醫療保障服務,我們的工作也會在各國媒體的“放大鏡”下接受檢驗。
醫療站是怎樣籌建的?
靳小石: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由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負責建設和賽時運營,配備醫療團隊和救護車輛。醫療站內部醫療建設是從2021年11月份開始的,我剛來這里時,醫療站只有幾間空空如也的房子。時間緊迫,我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用最短時間打開局面。在那段時間里,我經常上一秒還在以醫療官的身份協調醫療站建設,下一秒就變身裝卸工人,搬桌椅、抬設備,監督設備安裝和調試,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終于,醫療站在今年元旦前基本完工。
1月8日,來自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和張家口市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醫療保障團隊進駐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包括12名醫務人員和3名救護車司機,我再也不是“光桿司令”了。
醫療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具備了急診內外科救治、危重患者救治和轉運功能,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內外科醫師、護理人員和藥學人員。河北大學附屬醫院還為醫療站配備了除顫儀、心電監測等醫療設備和藥品。如果有新聞媒體記者或工作人員得了小病,不用出轉播中心就能得到救治,如果得了重病,也可以得到及時救治和規范轉運。
診療和防疫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靳小石:張家口賽區海拔高、氣溫低,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同時,團隊必須將摔傷、急腹癥等可能發生的疾病納入預案。前些天,就有2位中方場館工作人員前來就診,其中一位女士出現頭暈、手麻癥狀,血壓也偏高。醫療保障團隊在詳細檢查后,判斷患者為勞累導致血壓增高,為其開具口服降壓藥,并進行用藥指導。患者癥狀緩解滿意離開后,我又針對接診過程進行了復盤。
針對醫療保障和疫情防控要求,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在賽前已制定多項工作預案,并進行了實戰演練。
自冬奧會比賽開啟,賽區內實行全過程全流程閉環管理,嚴格落實包括交通、住宿、餐飲、培訓、會議和崗位服務等所有工作、生活環節的疫情防控規定。一旦出現人員發熱等情況,將迅速采取隔離、防護等措施,及時上報,做好轉運的相關處置。山地轉播中心醫療站組建了疫情防控小組,從人員構成、工作職責、崗位職責到具體消殺、醫療廢棄物規范處置等一一明確細化。
在競技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可能會出現失誤。但無論何時,醫療保障絕不能出錯。冬奧會醫療保障需要國際化的醫療服務,標準高、要求嚴,我和團隊在工作中會反復推敲每個診療細節。大家在“雪如意”旁許下承諾,力求工作零瑕疵。
[責任編輯:戴美超]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